时间:2023/6/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益阳日报·大益阳客户端讯(记者卢静通讯员余杰王征洋)   5月10日,雨停风歇,在南县南洲镇的双季稻轮作“稻稻虾”核心示范基地里,插秧机又开始“劳作”,种下一行行嫩绿的秧苗。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尝试双季稻轮作“稻稻虾”模式已经取得成功,今年基地的“稻稻虾”面积已发展至亩。   南县双季稻轮作“稻稻虾”核心示范基地由省农业农村厅主管,南县人民政府承办,是一种在稻虾田里种植一季早稻、一季晚稻和寄养一季小龙虾,达到增粮效果的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养虾的收益,每亩粮食产量还能增加到公斤,为全年粮食丰产增收打下基础。   双季稻轮作“稻稻虾”模式5月上旬开始移栽早稻,相比往年5月底在稻虾田移栽一季稻的时间约提前20天。在青树嘴镇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基地,工作人员驾驶叉车将一叠叠催好芽的成品水稻秧盘装车,运到“稻稻虾”核心示范基地的工厂化育秧温室大棚里,由专业农民进行秧田摆盘、育秧,再移栽到双季稻轮作“稻稻虾”核心示范基地。“一季稻的产量是在到公斤一亩,现在通过‘稻稻虾’模式的推广和示范,我们将一季稻变两季稻,两季稻平均亩产量可以达到公斤。”南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研究员童中全说。经过一年时间的探索,“稻稻虾”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县目前已发展0亩。   

本文来源:益阳日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55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