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刚刚过去的9月,思南县鹦鹉溪镇训家坝村香菇产业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基地里,务工群众小心翼翼地采摘菌棒上的香菇,并打包装袋。经加工中心加工后,这些香菇将远销江苏等沿海城市。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训家坝村香菇产业的成功,却是在之前失败的花菇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思南县鹦鹉溪镇训家坝村的香菇产业基地。 事情还要从今年年初说起。思南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协同鹦鹉溪镇纪委开展合作社专项监察工作时,发现训家坝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花菇产业,因管理不善、技术指导跟不上、项目负责人不作为等因素,导致产业失败,造成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流失和物资浪费,为该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详细了解花菇产业失败的原因后,思南县纪委监委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建议书面告知了鹦鹉溪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并提出整改时限、明确具体责任人,要求尽快采取补救措施,第一时间科学规划符合村情的短平快产业,把贫困户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助力精准脱贫。 有问题就要敢于正视,及时纠正。鹦鹉溪镇党政领导对县纪委监委反馈问题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农业服务中心、扶贫站等相关站所负责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合作社负责人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失败产业补救方案和办法。 思南县鹦鹉溪镇训家坝村村民在香菇产业基地劳作。 作为东西扶贫协作产业项目示范镇,东西扶贫协作财政资金在鹦鹉溪镇的投入力度很大。思南县委常委、副县长、常熟对口帮扶思南前方工作组组长王晓东在得知训家坝村发展花菇产业失败的消息后,也第一时间到村调研指导,并允诺生产出来的产品保证销路。 据了解,训家坝村香菇产业已申请东西部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并%量化为贫困农户入股资金,覆盖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人。当项目效益低于8%时,经营主体按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8%进行保底分红,分红资金中70%分配给贫困户,剩余的30%用于村集体经济,重点用于贫困户发展和村级公益事业;当项目产生的效益超过8%时,实行效益分红,效益的70%分配给贫困户,剩余的30%用于村集体经济重点用于贫困户发展和村级公益事业。 随着香菇产业迎来大丰收,训家坝村也逐渐探索到一条适合村情民意的产业发展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华姝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3401.html |